midas CIM

 

分析案例(定义)

 

摘要 


定义分析案例

 

运行 


主菜单>应用>分析工况>定义

 

说明 


生成分析模型

定义分析模型以结合Midas Civil执行结构分析

定义选项卡

[名称]

设置分析模型名称

[选择目标]

  • 1D元素:选择要包含在分析模型中的杆系对象
  • 2D元素:选择要包含在分析模型中的实体对象
  • 边界条件:选择要包含在分析模型中的边界条件

[杆系单元设置]

  • 网格尺寸:通过输入杆系单元得长度或分段数量,将一个选中对象分成多个杆系单元来执行结构分析
  • 截面:
  • 中心位置:设置查找界面中心位置的方法
  • 形心:通过截面外包络最大矩形得中心为中心
  • 质心:以截面质心为中心
  • 计算从左下角开始的偏移值:将界面的中心点更改为左下角,通过自动输入偏移值来创建分析模型,以便保持截面和几何的相对位置。

[平面单元设置}

  • 网格尺寸:通过输入实体单元得长度或分段数量,将一个选中对象分成多个单元来执行结构分析
  • 厚度:设置二维网格厚度的方法
  • 最大值:应用最大值作为厚度
  • 最小值:应用最小值作为厚度
  • 平均值:应用平均值作为厚度

[加载]

  • 导出自身重量:将自重设置为Midas Civil分析连锁信息
  • 如果打开,将出现矢量输入窗口(全局X,Y,Z)

 

详细说明(计算从左下角开始的偏移值)

如左图所示创建零件后,在定义分析时打开“计算从左下角开始的偏移值”选项以创建如右图所示的模型。为了保持截面和单元几何的相对位置,在上述情况下自动计算并输入了水平方向0.2m和垂直方向0.3m的偏移量。

 

详细说明(结构与非结构)

在 midas CIM 建模过程时创建的对象过程中,有必要将作为结构分析的对象和仅作为载荷考虑的对象分开。作为隔离这一点的一个选项,可以使用结构构件/非结构构件选项。

结构构件:定义结构分析的分析时,可以选择并导出为 1D 或 2D 元素。

 

非结构构件:定义结构分析的分析案例时,不能选择对象,也不能导出。

 

 

生成施工阶段分析模型

定义施工阶段分析模型以结合Midas Civil执行施工阶段结构分析

定义选项卡

[名称]

设置施工阶段分析模型名称

[施工阶段设置]

选择在施工阶段定义功能中创建的施工阶段集

[杆系单元设置]

  • 网格尺寸:通过输入杆系单元得长度或分段数量,将一个选中对象分成多个杆系单元来执行结构分析
  • 截面:
  • 中心位置:设置查找界面中心位置的方法
  • 形心:通过截面外包络最大矩形得中心为中心
  • 质心:以截面质心为中心

[加载]

  • 导出自身重量:将自重设置为Midas Civil分析连锁信息
  • 如果打开,将出现矢量输入窗口(全局X,Y,Z)

 

分析案例(属性)

 

摘要 


查看或编辑分析模型的属性信息

 

运行 


主菜单>应用>分析工况>定义

主菜单>应用>分析工况>工作树

 

说明 


属性选项卡

[公差]

设置自动生成网格的公差距离,使两个或多个节点成为一个节点

[Seed控制]

  • 曲线敏感度:设置曲线的敏感度
  • 使用几何接近度:如果打开,会尝试创建具有高几何接近度的网格
  • 使用自适应:启用时,设置为通过灵活调整网格大小的自适应种子功能创建高质量的网格
  • 自适应因子:设置网格大小灵活调整的程度

[曲面网格控制]

  • 单元类型:
  • 三角形+四边形:创建组合三角形和正方形的网格
  • 三角形:创建由三角形组成的网格
  • 四边形:创建由四边形组成的网格
  • 优化级别:设置创建二维网格时要应用的优化级别
  • 尺寸增长率:设置创建 2D 网格时要应用的内部密度比。可以进一步设置内部元素的密度以及元素的大小,以生成质量更好的网格
  • 尝试映射网格:如果打开,设置为创建 2D 网格的映射网格
  • 使用整列网格:如果打开,则将 2D 网格设置为具有尽可能均匀的图案
  • 角度准则:设置在创建 2D 网格时要在网格内应用的角度范围
  • 长度比例准则:设置在创建 2D 网格时应用的网格长度增加/减少比率的范围

 

修改分析模型

在工程树中右键单击分析模型后,可以使用修改菜单查看和修改分析案例

 

midas CIM

Page 1 of 1